首页 > 精选知识 >

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是什么?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是什么?,跪求好心人,别让我卡在这里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6-06 04:24:24

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是什么?

在会计学中,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存货成本的方法。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,每次进货时重新计算整个库存的加权平均成本,并以此作为销售或消耗的成本基础。这种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(如先进先出法或后进先出法)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实用性,尤其是在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。

为了更好地理解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实际应用,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析其操作步骤。

例题

假设某公司月初有A产品100件,每件成本为50元。本月内发生了以下业务:

- 第一次进货:5月10日,购入200件,单价60元。

- 第二次进货:5月20日,购入300件,单价70元。

- 销售情况:5月15日,售出150件;5月25日,售出250件。

我们需要计算每次销售时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库存成本。

解析步骤

1. 初始库存

- 开始时,库存为100件,单位成本为50元,总成本为5000元。

2. 第一次进货后的加权平均成本

- 进货后,库存变为300件(100+200),总成本为21000元(5000+200×60)。

- 加权平均成本 = 总成本 ÷ 总数量 = 21000 ÷ 300 = 70元/件。

3. 第一次销售

- 销售150件,成本为150×70 = 10500元。

- 剩余库存为150件,总成本为10500元(21000-10500)。

4. 第二次进货后的加权平均成本

- 进货后,库存变为450件(150+300),总成本为76500元(10500+300×70)。

- 加权平均成本 = 总成本 ÷ 总数量 = 76500 ÷ 450 = 170元/件。

5. 第二次销售

- 销售250件,成本为250×170 = 42500元。

- 剩余库存为200件,总成本为34000元(76500-42500)。

结论

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,移动加权平均法能够动态反映存货成本的变化,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。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存货频繁进出的企业,因为它能及时调整库存成本,避免因价格波动导致的利润失真。

希望这个例子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移动加权平均法!

---

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,请随时告诉我!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