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门揖盗是什么意思
【开门揖盗是什么意思】“开门揖盗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入自己内部,导致自身受到伤害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因疏忽或错误判断而自招祸患的行为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开门揖盗 |
拼音 | kāi mén yī dào |
出处 | 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子犯曰:‘吾与晋君为敌,今得其民,可使也。’公曰:‘不可。’于是秦穆公遂以兵送晋惠公归国,晋人迎之,曰:‘我无罪,此非我所为。’秦穆公曰:‘吾闻之,君子不欺暗昧,不侮鳏寡。’于是乃辞晋侯,不复言战。后人用‘开门揖盗’形容引狼入室。 |
含义 | 比喻主动引进敌人或坏人,使自己受害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那些因疏忽或错误判断而招致灾难的行为 |
近义词 | 引狼入室、自投罗网 |
反义词 | 自卫防患、防微杜渐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企业管理中:某公司为了节省成本,盲目引进外部合作方,结果被对方利用,造成重大损失。
2. 个人生活中:有人轻信陌生人,将对方带回家中,结果遭遇盗窃或诈骗。
3. 国家层面:历史上有些国家因开放边界或外交失误,导致敌对势力入侵。
三、成语背后的文化寓意
“开门揖盗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警示。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外来事物时要保持警惕,不能因为一时的便利或信任而忽视潜在的风险。古人常以此告诫统治者和百姓,在处理内外关系时应谨慎行事,避免因小失大。
四、结语
“开门揖盗”虽是一个古老的成语,但其含义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无论是在个人生活、企业管理还是国家治理中,都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酿成大祸。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