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群贤毕至是什么意思】“群贤毕至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东晋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: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。”意思是“许多有才华的人都聚集在一起”,常用来形容人才济济、群英荟萃的场面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会议、聚会、活动等场合中,众多优秀人士齐聚一堂的情景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群贤毕至 |
拼音 | qún xián bì zhì |
出处 | 《兰亭集序》(王羲之) |
释义 | 许多有才华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人才汇聚的场合 |
近义词 | 人才济济、群英荟萃 |
反义词 | 人迹罕至、门可罗雀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会议 | 公司召开年度总结会,群贤毕至,气氛热烈。 |
聚会 | 文学爱好者聚会,群贤毕至,共话诗文。 |
活动 | 学术论坛邀请多位专家,群贤毕至,交流思想。 |
三、文化背景
“群贤毕至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承载着中国古代对人才重视的文化理念。在古代,文人雅士常常通过聚会、游历、赋诗等方式交流思想、切磋技艺,这种文化传统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
四、常见误用
1. 误用对象:不能用于形容普通人群或无特定才艺的人群。
- ❌ 错误用法:这次活动人很多,群贤毕至。
- ✅ 正确用法:这次活动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,群贤毕至。
2. 搭配不当:需与“少长咸集”等词语搭配使用,以增强表达效果。
五、总结
“群贤毕至”是形容人才汇聚、群英荟萃的成语,常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。了解其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。同时,也要注意避免误用,确保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