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小池的诗意及注释
《小池》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小诗。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初夏时节一个小池塘的美丽景色,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。
原文:
泉眼无声惜细流,
树阴照水爱晴柔。
小荷才露尖尖角,
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诗意解析:
“泉眼无声惜细流”,第一句中,“泉眼”指的是泉水涌出的地方,“无声”则表现出泉水流出时那种轻柔、细腻的声音几乎听不见。“惜细流”赋予了泉水一种珍惜之情,仿佛它在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涓涓细流。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泉水从泉眼中缓缓流出的画面,透露出一种静谧而温柔的气息。
“树阴照水爱晴柔”,第二句将视线转向水面倒映的树影。“树阴”在阳光下投射到水面上,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。“爱晴柔”则表达了树木对晴朗天气的喜爱,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日子里,水面上才能映出如此柔和、清晰的树影。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,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。
“小荷才露尖尖角”,第三句聚焦于刚刚露出水面的荷花嫩芽。“小荷”即新生的荷叶,“尖尖角”形象地描绘出尚未完全展开的荷叶形状。这句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,展现了荷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,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
“早有蜻蜓立上头”,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只蜻蜓停歇在刚刚露出水面的荷叶尖端的情景。这里的“早”字强调了蜻蜓出现得非常及时,似乎是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。“立上头”进一步突出了蜻蜓的动作轻盈优雅,与前面描述的小荷相映成趣。
注释:
- 泉眼:泉水涌出的地方。
- 惜:珍惜。
- 细流:形容泉水流出时的细微状态。
- 树阴:树木在阳光下形成的阴影。
- 爱晴柔:喜爱晴天里柔和的光线。
- 小荷:新生的荷叶。
- 尖尖角:指尚未完全展开的荷叶形状。
- 蜻蜓:一种昆虫,常栖息于水边植物上。
总之,《小池》通过对小池塘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,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无限热爱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优美动人,堪称描写自然景观的经典之作。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