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制卤水豆腐怎么做
【自制卤水豆腐怎么做】卤水豆腐,又称北豆腐,是用石膏(硫酸钙)作为凝固剂制作而成的豆制品。其质地较硬、口感扎实,适合煎、炒、炖等多种烹饪方式。想要在家自制卤水豆腐,其实并不复杂,只要掌握好关键步骤和材料比例,就能做出健康美味的豆腐。
以下是对“自制卤水豆腐怎么做”的详细总结,包含步骤说明与关键数据表格。
一、制作卤水豆腐的基本步骤
1. 选豆与浸泡
选择优质黄豆,去杂质后清洗干净,放入清水中浸泡8-12小时,至豆粒吸水膨胀,用手能轻松捏碎为止。
2. 磨浆与过滤
将泡好的黄豆加适量清水磨成豆浆,然后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豆渣,得到细腻的豆浆。
3. 煮浆
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锅中,用大火煮沸,再转小火煮10分钟左右,去除豆腥味并使蛋白质充分释放。
4. 点卤
豆浆冷却至80℃左右时,加入事先准备好的卤水(石膏水),轻轻搅拌,待豆浆逐渐凝结成豆腐脑。
5. 压模成型
将凝结好的豆腐脑倒入铺有纱布的模具中,盖上盖子,用重物压出多余水分,约15-30分钟即可成型。
6. 切块与保存
成型后取出,切成适当大小,可直接食用或冷藏保存。
二、关键材料与用量表
材料 | 用量(每500克黄豆) | 备注 |
黄豆 | 500克 | 建议选用东北非转基因黄豆 |
清水 | 3000毫升 | 浸泡+磨浆用 |
石膏(硫酸钙) | 15-20克 | 需提前溶解于少量水中 |
水(点卤用) | 500毫升 | 用于稀释石膏粉 |
盐(可选) | 5-10克 | 提升风味,根据口味调整 |
三、注意事项
- 点卤时要控制好温度,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腐的凝固效果。
- 卤水(石膏)的比例要准确,过多会导致豆腐发苦,过少则不易成型。
- 压模时间不宜过长,否则豆腐会太硬,影响口感。
- 自制豆腐建议当天食用,避免变质。
通过以上步骤和材料搭配,你就可以在家轻松制作出口感扎实、营养丰富的卤水豆腐了。不仅健康无添加,还能体验从豆到豆腐的全过程乐趣。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