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是什么修辞手】一、
“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”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《李凭箜篌引》。这两句诗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意境的深远,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。
从修辞角度来看,这句诗主要使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手法。其中,“昆山玉碎”是用自然现象比喻声音的清脆;“凤凰叫”则是将声音拟人化,赋予其情感色彩;“芙蓉泣露”和“香兰笑”同样通过拟人手法,让植物具有人的行为和情绪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
此外,诗句中还隐含了通感(即不同感官之间的转换),如“玉碎”是听觉上的感受,而“泣露”、“笑”则是视觉上的描写,这种跨感官的表达方式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艺术效果。
二、修辞手法分析表
修辞手法 | 句子 | 说明 |
比喻 | 昆山玉碎 | 将声音比作玉碎的声音,形容清脆悦耳 |
拟人 | 凤凰叫 | 将声音拟作凤凰的鸣叫,赋予其灵性 |
拟人 | 芙蓉泣露 | 芙蓉仿佛在哭泣,泪珠如露水般落下 |
拟人 | 香兰笑 | 香兰仿佛在微笑,表现出愉悦的情绪 |
通感 | 昆山玉碎、芙蓉泣露、香兰笑 | 将听觉(玉碎)与视觉(泣露、笑)相结合,增强表现力 |
三、结语
“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”不仅展现了李贺高超的语言艺术,也体现了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。通过比喻、拟人、通感等手法,诗人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画面和情感,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之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