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知识 >

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,蹲一个懂行的,求解答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05 13:57:55

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】“乐不思蜀”是一个成语,出自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安于现状,忘记了自己的根本或过去,甚至对故土和旧事毫无怀念之情。那么,“乐不思蜀”的历史人物到底是谁呢?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详细的总结。

一、成语出处与背景

“乐不思蜀”最早出现在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中,原文是:

> “(刘禅)既至洛阳,魏文帝问曰:‘颇思蜀否?’禅曰:‘此间乐,不思蜀也。’”

这段话讲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——刘禅。在蜀汉灭亡后,他被曹魏俘虏并迁往洛阳。魏文帝曹丕问他是否思念蜀地,刘禅回答说:“这里很快乐,不想念蜀国了。”这句话后来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安于现状、忘本的行为。

二、历史人物简介

项目 内容
姓名 刘禅
公嗣
生卒年 约187年-244年
国家 蜀汉
在位时间 223年-263年
父亲 刘备
结局 被曹魏俘虏,封为安乐公,死后谥号“思”

三、成语含义与引申意义

“乐不思蜀”原本是对刘禅的一种讽刺,认为他没有亡国之痛,反而安于新环境。但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成语更多用于形容人沉迷于当前的安逸生活,忘记了过去的奋斗或根源,带有一定程度的贬义。

四、总结

“乐不思蜀”的历史人物是刘禅,他是蜀汉的末代皇帝。这个成语来源于他被俘后对魏文帝的回答,体现了他对故国的冷漠态度。虽然刘禅在历史上评价不一,但“乐不思蜀”这一成语却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警示语,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初心和根本。

如需进一步了解刘禅的历史评价或三国时期的相关故事,可以继续查阅相关史料或历史书籍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